第12章
Backup site:https://i.powenxue.com
他是个中年男子,一身明晃晃的龙袍,不怒而威,面容肃穆。
我给他磕头,细细地讲述了自我入京后,犯下的每一个案子。
他冷笑一声:「你倒是实诚,胆子很大,可知死罪难逃。」
「民女没想过活,费尽心机面圣,也只为问陛下一句话,请您也坦诚相告。您当真不知忠勇候当年的军需,是怎么得来的吗?」
「放肆!朕贵为天子,何需向一庶民坦诚相告,朕愿意见你,只是想看一眼能令朕的臣子昏了头的,究竟是何方妖孽。」
「这是陛下对民女的成见,也是对天下女流的成见。陛下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后悔见您了,您并不是一个好皇帝。」
「自朕登基,整顿朝纲,为政开明,四海之内再无叛乱,百姓得以安居,你竟说朕不是好皇帝?」
「忠勇候对您来说是个好臣子吗?他一心为您,当然是个好臣子。裹刀军对您来说是把好剑吗?他们为您所用,当然是一把好剑。可是恕我直言,我们永远不能认同他们是好臣子,因为那把剑曾经指向我们,谋财害命。」
「被他们杀过的人,永远无法承认他们是好人。便如同陛下您,您吃过我家的米,却不愿承认,那么在我心中,您永远当不成一个好皇帝。」
「放肆!来人,把她拉下去砍了!」
皇帝一声令下,武侍上前,便要拉我下去。
我笑了起来,继续冲他喊:「天下为公!假的!都是假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全都是假的!您永远当不成一个好皇帝,我不认!我青石镇的每一个百姓,都不认!」
张云淮说得对,此举凶险,我的脑袋要搬家了。
可他说得也不对,有宦官赶来通传,开口便对皇帝道:「陛下,开州反了!」
一瞬间,我和皇帝都愣了下。
第39章
我似乎被晁嘉南骗了。
那日他背着我杀进候府,京都卫军皆在城中,却在我们杀了忠勇候之后才姗姗来迟。
他带进城的那批人马,名义上归顺了朝廷,实则仍旧同他站在一处。
我便知道,我和他从不是孤军奋战。
还有曹琼花,马祁山……
开州反了!
太守全家都被绑了。
四省通衢,占据天时地利。
那里从来不是太平之地,草寇众多,朝廷从未真正管治成功过。
正因如此,得知晁嘉南杀了赖文赓等人,愿意归顺朝廷时,皇上才会高兴得站起来,连说三个「好」字。
英雄多为草莽出,一呼百应。
我早该知道,晁嘉南从不是等闲之辈。
但他到了这个时候才反,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一直在给朝廷机会,给皇帝机会,不到万不得,他不愿走上那条路。
我从不知,自己是这样了解他。
我们同为乱世之下的牺牲品,家破人亡。
与朝廷鱼死网破,不是他的目的。
开州匪患刚除,百姓才刚刚过上好日子,一旦开战,他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
他不是皇帝,但他从疾苦中走来,更懂安定的意义。
所以开州反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让晁嘉南活着。
晁嘉南活着,开州仍旧归顺朝廷,是皇帝的开州。
晁嘉南死了,开州造反,天下大乱。
兴许他们并非朝廷的对手,最终会被剿灭,但那些不重要。
他们必须让皇帝知道,像孙云春和晁嘉南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不试一下,怎知扎根的树,盖不过屋檐高瓦。
这便是晁嘉南说的,「那就逼他认」。
我没有死,被关押了起来。
皇帝召见了晁嘉南。
他曾经对晁嘉南是极其爱重的,那时他还是天子的晁都尉。
我想他应该是比我了解那位天子的。
我实在太低估他了,草莽出身,可他懂得多。
他懂人心,甚至懂皇帝的心。
他不仅要让皇帝认,还要让天下人认。
他做晁都尉时,原来人缘这般好。
绿林好汉总是有人敬佩的,君子敬英雄。
以张云淮为首的一些朝臣,跪在了勤政殿外。
那日皇室祭天大典上,晁嘉南上表皇帝的话,字字诛心,文武百官都是听到了的。
我们赢了。
皇帝下令,彻查当年青石镇一案,严惩不贷。
第40章
后来,我便带我姨母回了开州。
四年而已,开州城与想象中已大不相同。
青石镇也是。
对了,曹大胖和他的麻杆书童,竟然都还活着。
他说当年偷偷跟着我和魏冬河上山来着,看到我们往山下跑,知道土匪就在林中,一时害怕躲了起来。
他哭得很惨,相较从前瘦了许多,说了跟冬河同样的话:「小春,我很没用,我贪生怕死,废物一个,对不起大家。」
「不怪你的,我很庆幸你们没有下山,否则存活之人又少了两个。」我拍了拍他的肩。
「可是冬河,冬河……」
曹大胖哭得更厉害了:「我当初该和他一起进京找你的,他不让我去,说让我守着青石镇,把你家的米铺开好,等你们回来。」
是了,曹大胖在镇上开了一间米铺,用的仍是「孙记」的名字。
我怔了下,咧着嘴想笑,可那表情一定很难看。
我对他道:「没关系,冬河已经回家了,他看着我们呢。」
月是故乡明。
这里似乎又恢复了原样,再也不用担心有土匪下山。
整个开州都是,百姓安居,一派热闹。
我去黑岭时,见到了马祁山和曹琼花。
还见到了那位被绑的开州太守。
他不停地抱怨,蹲在山寨里,端着一碗米饭:「都说了别绑那么紧,演一演得了,我跟晁三爷什么关系,还能跑了不成……」
马祁山呵呵一声:「你这家伙,老奸巨猾,信不得。」
「怎么信不得,当年剿匪我没出力?」
「……事后来绑人,也叫出力?」
「我呸!你可别没良心,整个岭子都是死尸,那血渗透地下三尺,臭不可闻,可是我带人来清理的!」
「呸!甭管我出了多少力,晁三爷认我这个朋友,你们就不该这么对待我,把我八十岁的老母也给绑来了!马祁山,你最好别栽我手里!」
「行了,你那八十岁的老母是绑来的?是背上来的吧。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她乐呵着呢。」
马祁山不耐烦地白他一眼,转身看到了我,惊奇地「呦」了一声——
「呵,这不是我们三爷他闺女吗?长这么大了。」
「……我是你奶奶,你以后可能要叫我三奶了。」
「啥意思?你啥意思?说清楚。」
马祁山一如既往地招人烦,围着我问个不停。
闻讯而来的曹琼花,一把将他推了过去:「去去去,有意思没?」
曹琼花带我去了寨里一处屋子。
房间已经收拾干净了,我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曾经令人威风丧胆的土匪窝子,如今似乎已经成了普通的寨子。
至少我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和善。
曹琼花告诉我,别小看他们,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也就晁三爷还在,他们不敢放肆。
有个约莫三岁的男童,朝她走来,唤了一声:「娘。」
我有些惊讶。
曹琼花面上笑笑,将孩子抱起来,轻叹一声:「你知道我当年是被土匪掳走的,三爷他们打进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后了。」
「孩子不是马祁山的,但他愿意娶我,也愿意认孩子,我很感激他。」
我对马祁山此人,突然有了不同的印象。
曹琼花带我去后山转了转,我们边走边聊,她告诉我当年她是如何在土匪窝里活下去的,黑岭的土匪究竟有多凶残。
也告诉我晁嘉南是怎样一步步混入其中,险象环生,九死一生。
她指着一条上山的路,说当年晁嘉南便在那儿,险些被狼啃了。
至今他身上,还有被撕咬的伤口,惨不忍睹。
她说:「小春,我们当初都不同意归顺朝廷来着,也不愿这么快上京,他是为了你去的,他说一分一秒都不能等。只要他活着,便不能舍你一人。晁嘉南重情义,也守信,是值得托付终生的。」
「我知道,谢谢你们,真的。」
「说什么胡话?谁不是青石镇走出来的?我们当然也想报仇。可是你知道,能活着太可贵了……你很厉害,换做是我,未必有你当年的魄力。」
……
晁嘉南三个月后方才从京中归来。
那日正值细雨绵绵。
我撑伞接他,在寨子口等了又等。
雨雾笼着群山,淅淅沥沥,雾霭起伏,灰蒙一片。
我给他磕头,细细地讲述了自我入京后,犯下的每一个案子。
他冷笑一声:「你倒是实诚,胆子很大,可知死罪难逃。」
「民女没想过活,费尽心机面圣,也只为问陛下一句话,请您也坦诚相告。您当真不知忠勇候当年的军需,是怎么得来的吗?」
「放肆!朕贵为天子,何需向一庶民坦诚相告,朕愿意见你,只是想看一眼能令朕的臣子昏了头的,究竟是何方妖孽。」
「这是陛下对民女的成见,也是对天下女流的成见。陛下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我后悔见您了,您并不是一个好皇帝。」
「自朕登基,整顿朝纲,为政开明,四海之内再无叛乱,百姓得以安居,你竟说朕不是好皇帝?」
「忠勇候对您来说是个好臣子吗?他一心为您,当然是个好臣子。裹刀军对您来说是把好剑吗?他们为您所用,当然是一把好剑。可是恕我直言,我们永远不能认同他们是好臣子,因为那把剑曾经指向我们,谋财害命。」
「被他们杀过的人,永远无法承认他们是好人。便如同陛下您,您吃过我家的米,却不愿承认,那么在我心中,您永远当不成一个好皇帝。」
「放肆!来人,把她拉下去砍了!」
皇帝一声令下,武侍上前,便要拉我下去。
我笑了起来,继续冲他喊:「天下为公!假的!都是假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全都是假的!您永远当不成一个好皇帝,我不认!我青石镇的每一个百姓,都不认!」
张云淮说得对,此举凶险,我的脑袋要搬家了。
可他说得也不对,有宦官赶来通传,开口便对皇帝道:「陛下,开州反了!」
一瞬间,我和皇帝都愣了下。
第39章
我似乎被晁嘉南骗了。
那日他背着我杀进候府,京都卫军皆在城中,却在我们杀了忠勇候之后才姗姗来迟。
他带进城的那批人马,名义上归顺了朝廷,实则仍旧同他站在一处。
我便知道,我和他从不是孤军奋战。
还有曹琼花,马祁山……
开州反了!
太守全家都被绑了。
四省通衢,占据天时地利。
那里从来不是太平之地,草寇众多,朝廷从未真正管治成功过。
正因如此,得知晁嘉南杀了赖文赓等人,愿意归顺朝廷时,皇上才会高兴得站起来,连说三个「好」字。
英雄多为草莽出,一呼百应。
我早该知道,晁嘉南从不是等闲之辈。
但他到了这个时候才反,只能说明一件事。
他一直在给朝廷机会,给皇帝机会,不到万不得,他不愿走上那条路。
我从不知,自己是这样了解他。
我们同为乱世之下的牺牲品,家破人亡。
与朝廷鱼死网破,不是他的目的。
开州匪患刚除,百姓才刚刚过上好日子,一旦开战,他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
他不是皇帝,但他从疾苦中走来,更懂安定的意义。
所以开州反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让晁嘉南活着。
晁嘉南活着,开州仍旧归顺朝廷,是皇帝的开州。
晁嘉南死了,开州造反,天下大乱。
兴许他们并非朝廷的对手,最终会被剿灭,但那些不重要。
他们必须让皇帝知道,像孙云春和晁嘉南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不试一下,怎知扎根的树,盖不过屋檐高瓦。
这便是晁嘉南说的,「那就逼他认」。
我没有死,被关押了起来。
皇帝召见了晁嘉南。
他曾经对晁嘉南是极其爱重的,那时他还是天子的晁都尉。
我想他应该是比我了解那位天子的。
我实在太低估他了,草莽出身,可他懂得多。
他懂人心,甚至懂皇帝的心。
他不仅要让皇帝认,还要让天下人认。
他做晁都尉时,原来人缘这般好。
绿林好汉总是有人敬佩的,君子敬英雄。
以张云淮为首的一些朝臣,跪在了勤政殿外。
那日皇室祭天大典上,晁嘉南上表皇帝的话,字字诛心,文武百官都是听到了的。
我们赢了。
皇帝下令,彻查当年青石镇一案,严惩不贷。
第40章
后来,我便带我姨母回了开州。
四年而已,开州城与想象中已大不相同。
青石镇也是。
对了,曹大胖和他的麻杆书童,竟然都还活着。
他说当年偷偷跟着我和魏冬河上山来着,看到我们往山下跑,知道土匪就在林中,一时害怕躲了起来。
他哭得很惨,相较从前瘦了许多,说了跟冬河同样的话:「小春,我很没用,我贪生怕死,废物一个,对不起大家。」
「不怪你的,我很庆幸你们没有下山,否则存活之人又少了两个。」我拍了拍他的肩。
「可是冬河,冬河……」
曹大胖哭得更厉害了:「我当初该和他一起进京找你的,他不让我去,说让我守着青石镇,把你家的米铺开好,等你们回来。」
是了,曹大胖在镇上开了一间米铺,用的仍是「孙记」的名字。
我怔了下,咧着嘴想笑,可那表情一定很难看。
我对他道:「没关系,冬河已经回家了,他看着我们呢。」
月是故乡明。
这里似乎又恢复了原样,再也不用担心有土匪下山。
整个开州都是,百姓安居,一派热闹。
我去黑岭时,见到了马祁山和曹琼花。
还见到了那位被绑的开州太守。
他不停地抱怨,蹲在山寨里,端着一碗米饭:「都说了别绑那么紧,演一演得了,我跟晁三爷什么关系,还能跑了不成……」
马祁山呵呵一声:「你这家伙,老奸巨猾,信不得。」
「怎么信不得,当年剿匪我没出力?」
「……事后来绑人,也叫出力?」
「我呸!你可别没良心,整个岭子都是死尸,那血渗透地下三尺,臭不可闻,可是我带人来清理的!」
「呸!甭管我出了多少力,晁三爷认我这个朋友,你们就不该这么对待我,把我八十岁的老母也给绑来了!马祁山,你最好别栽我手里!」
「行了,你那八十岁的老母是绑来的?是背上来的吧。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她乐呵着呢。」
马祁山不耐烦地白他一眼,转身看到了我,惊奇地「呦」了一声——
「呵,这不是我们三爷他闺女吗?长这么大了。」
「……我是你奶奶,你以后可能要叫我三奶了。」
「啥意思?你啥意思?说清楚。」
马祁山一如既往地招人烦,围着我问个不停。
闻讯而来的曹琼花,一把将他推了过去:「去去去,有意思没?」
曹琼花带我去了寨里一处屋子。
房间已经收拾干净了,我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曾经令人威风丧胆的土匪窝子,如今似乎已经成了普通的寨子。
至少我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和善。
曹琼花告诉我,别小看他们,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也就晁三爷还在,他们不敢放肆。
有个约莫三岁的男童,朝她走来,唤了一声:「娘。」
我有些惊讶。
曹琼花面上笑笑,将孩子抱起来,轻叹一声:「你知道我当年是被土匪掳走的,三爷他们打进来的时候已经是两年后了。」
「孩子不是马祁山的,但他愿意娶我,也愿意认孩子,我很感激他。」
我对马祁山此人,突然有了不同的印象。
曹琼花带我去后山转了转,我们边走边聊,她告诉我当年她是如何在土匪窝里活下去的,黑岭的土匪究竟有多凶残。
也告诉我晁嘉南是怎样一步步混入其中,险象环生,九死一生。
她指着一条上山的路,说当年晁嘉南便在那儿,险些被狼啃了。
至今他身上,还有被撕咬的伤口,惨不忍睹。
她说:「小春,我们当初都不同意归顺朝廷来着,也不愿这么快上京,他是为了你去的,他说一分一秒都不能等。只要他活着,便不能舍你一人。晁嘉南重情义,也守信,是值得托付终生的。」
「我知道,谢谢你们,真的。」
「说什么胡话?谁不是青石镇走出来的?我们当然也想报仇。可是你知道,能活着太可贵了……你很厉害,换做是我,未必有你当年的魄力。」
……
晁嘉南三个月后方才从京中归来。
那日正值细雨绵绵。
我撑伞接他,在寨子口等了又等。
雨雾笼着群山,淅淅沥沥,雾霭起伏,灰蒙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