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这话实在大度得很,皇帝笑笑道:“十四还那么小,谁知道他长大后会不会改变主意?”
“再就是以后未必还有战事,他就算也是将才也未必能用上了。”
大阿哥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以后的事来,他心知以后还是会有战事,到时候就是十四阿哥上场的机会了。
不过那么久之后的事,如今说来也没什么用。
他经历过这场战争,比起皇帝更是立刻察觉到哪里有敌军在,叫皇帝很是惊喜。
这场仗也比之前打的时间短了很多,很快就班师回朝了。
只是噶尔丹没能一次打服,人跟泥鳅一样不好抓住。
大阿哥哪怕经历过一回,也不知道噶尔丹藏在哪个犄角地方。
不过他也乐得不用再回去尚书房读书,还能在战场上发挥余热,心里怪高兴的。
明珠苦等好几年,发现大阿哥压根没有改变主意,甚至班师回朝后还不爱见人。
原本以为大阿哥出宫建府后,他们两人容易见面。
哪里想到大阿哥闭门不见客,只在家里造孩子带孩子逗孩子,把明珠都整无语了。
他这副爱家好男人的形象,得了战功也没有骄傲自满到处闹事,反倒得了皇帝和大臣的赞赏。
朝臣们原本还担心大阿哥这战功赫赫,回来要跟太子打擂台,这朝堂就别想清净了。
谁能想到大阿哥似乎真的长大变沉稳了,还知道收敛,不会跟以前那样冲动行事,反倒清楚要低调做人,也不再跟太子对着干。
太子就更不一样了,皇帝打仗的时候他和三阿哥、四阿哥一起监国,直接把事情都扔给两个弟弟。
他则是陪着皇太后继续念佛抄佛经,朝臣都担心太子这是准备出家了。
太子还真有这个想法,如果他执意要出家,说不准还能离开京城,当个云游四方的和尚,倒是很自在。
毕竟他从出生开始就在这紫禁城里,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陪着皇阿玛三次南巡。
他们却也只在京城周边,天津和山东附近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之后因为废太子的缘故,在府里被圈进到死,这个世界他还没能明明白白看清楚。
江山那么大,太子能看见的只有冰山一小角了。
不管皇阿玛能不能接受,反正太子厌倦了之前每天必须跟储君一样的人生。
足足几十年一样的日子,他是不想过了,决心这辈子摆烂到底。
皇帝回来后得知太子监国却偷懒,确实不大高兴。
但是三阿哥和四阿哥的监国却把事情安排得很好,都没有太子需要收拾烂摊子的机会。
兴许太子相信两个弟弟能办妥,索性就偷懒了。
皇帝从小把太子带大,自然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那些巨大的变化。
太子不再逼着自己上进,变得懒洋洋的,脸上的笑容却比以前要多。
皇帝一时纠结起来,他既想太子过得好,却也想太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皇太后跟太子最近相处亲近了许多,也看出点苗头来了。
她私下跟皇帝谈谈,婉转劝了一下,担心皇帝把太子逼得太紧,太子真出家去就麻烦了。
皇太后素来不掺和政事,也不会插手阿哥们,尤其太子这位储君的事。
这次她都忍不住开口了,显然是十分担心。
皇帝安抚了皇太后,想着让太子放松几年,以后他可能会改变主意。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噶尔丹都死了,战事都结束了,底下年纪小的阿哥一个个渐渐长大,太子依旧还是那个样子。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早就到了年纪开始正式读书,也亏得之前十四阿哥被逼着努力醒着听课。
虽说他刚开始还是会瞌睡,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需要用那么多的薄荷油。
如今正式读书,十四阿哥也能坐得住,他顿时觉得十三阿哥兴许是为了自己好才那么严格要求,甚至用上威胁?
十三阿哥要知道这个弟弟是怎么想的,肯定就要笑了。
第35章
十三阿哥会逼着十四阿哥醒着听课,当然是不想让四阿哥抱着他上课啊!
虽说其他阿哥愿意分担,轮流抱着十四阿哥这个小猪上课。
刚开始还好,时间长了,谁能一直坚持住呢!
别人坚持不住,四阿哥心软,十四阿哥这个小猪不就要回到他这边来了吗?
十三阿哥索性先下手为强,让十四阿哥醒着,既不用麻烦其他人,又绝不会让他给四阿哥负担,简直是一石二鸟了。
十四阿哥要是知道,估计对十三阿哥那点感激不但没了,还得恼羞成怒。
当然这件事只有能听见心声的四阿哥知道,他抿着唇有些感动看着十三阿哥,看着咋咋呼呼的十四阿哥又觉得还是对这个弟弟保密为好。
四阿哥看着两个弟弟一天天长大,个子一点点拔高,顿时感觉十分欣慰。
两个弟弟的性情跟之前没什么变化,十三阿哥还是喜静,十四阿哥则是好动,却也算是坐得住。
德妃起初天天盯着十四阿哥,后来见他没出什么事,甚至上课都认真听了。
她渐渐就没盯得那么紧了,除了每天雷打不动要跟十四阿哥用晚饭这件事。
等十四阿哥到年纪正式读书了,用晚饭的时候德妃就会问他的功课做得如何。
十四阿哥灵机一动,只说自己长大了,晚上的功课多,得在住处认真做,每天来永和宫的事就改一改,变成一个月一次。
德妃能怎么办,只好应许了下来。
于是十四阿哥晚上终于能跟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一起用饭了,虽说两人长大后,住处就分开了。
毕竟他们大了,三人挤在一个床榻可睡不下,也睡得不舒服。
虽说不想分开,两人还是心疼四阿哥觉轻容易惊醒,就没闹他了,乖乖搬到隔壁去住。
只他们每天依旧一起用饭一起上学,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等四阿哥也出宫建府的时候,两个小的十分舍不得。
十三阿哥心里闷闷的:‘跟四哥住在一起太久,都忘记他要出宫建府的事了。’
十四阿哥就更直接了:‘要不我去跟皇阿玛说说,跟着四哥搬出宫外住吧!’
他们巴不得一起住到四阿哥的府邸去,四阿哥听着他们的心声顿时哭笑不得。
他伸手揉着两人的脑袋:“你们在宫里乖乖的,等到了年纪,也能出宫建府来了。”
十三阿哥指着隔壁道:“可惜八哥已经住在四哥隔壁了,不然以后咱们还能住在旁边,走动也方便。”
十四阿哥在旁边附和着点头:“住在八哥旁边也行,就隔着八哥的府邸,走动也不远。只八哥隔壁以后会不会是九哥和十哥住的,那咱们住哪里去?”
十三阿哥看他恨不能把八阿哥的府邸给占了样子不由好笑:“反正应该都在这条街上吧,回头咱们可以住在相邻的地方。”
十四阿哥嘴上嘟囔着才不要跟十三阿哥住在一起,还得被他继续管着,双眼却亮晶晶的,显然有点期待。
这口是心非的样子,四阿哥已经见怪不怪了。
如果可以,他其实也想跟两个弟弟一起生活。
几人一起生活多年,四阿哥确实已经习惯了。
不过他已经成婚,带着两个弟弟也不合适。
福晋是个好脾气的,却也不可能让她也帮着照顾弟弟,那也太累了一点。
四阿哥这些年渐渐习惯了听见兄弟们的心声,却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寡言了一些。
不是他想沉默,而是不得不沉默。
因为四阿哥有点分不清兄弟们嘴上说的和心里说的话,要是混淆了,不留神说出对方的心思,那就尴尬了。
所以他只能多听少说,免得透露出这惊人的秘密。
但是面对着十三阿哥的时候,四阿哥总有种想要告诉他的冲动,好在暂时还是忍住了。
几人正说着话,八阿哥就回来了,看见四阿哥一愣,好笑道:“四哥又回来南三所看十三弟和十四弟了?”
四阿哥是搬出去了,还得了去户部的差事,不用再去尚书房。
因为去户部要点卯,事情也多,他不能每天过来看两个弟弟,只偶尔不忙的时候过来。
八阿哥就遇见了几次,这才出声调侃。
四阿哥见他脸色有点不好看,不由问道:“八弟这脸色不大好,是出什么事了?”
八阿哥却摇头道:“没什么事,就是有点累了。”
四阿哥却听见他心里的声音:‘明明我都练字好几年了,字还是写得不大好,皇阿玛今天见了我的字依旧摇头,让我回来多练练。’
‘我每天都练了,字就是不够好那能怎么办啊!’
四阿哥看着八阿哥的表情平淡,心里却开始抓狂的声音,也不由有几分同情。
八阿哥读书不错,又跟皇阿玛一样过目不忘,唯独这字怎么都练不好。
“再就是以后未必还有战事,他就算也是将才也未必能用上了。”
大阿哥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以后的事来,他心知以后还是会有战事,到时候就是十四阿哥上场的机会了。
不过那么久之后的事,如今说来也没什么用。
他经历过这场战争,比起皇帝更是立刻察觉到哪里有敌军在,叫皇帝很是惊喜。
这场仗也比之前打的时间短了很多,很快就班师回朝了。
只是噶尔丹没能一次打服,人跟泥鳅一样不好抓住。
大阿哥哪怕经历过一回,也不知道噶尔丹藏在哪个犄角地方。
不过他也乐得不用再回去尚书房读书,还能在战场上发挥余热,心里怪高兴的。
明珠苦等好几年,发现大阿哥压根没有改变主意,甚至班师回朝后还不爱见人。
原本以为大阿哥出宫建府后,他们两人容易见面。
哪里想到大阿哥闭门不见客,只在家里造孩子带孩子逗孩子,把明珠都整无语了。
他这副爱家好男人的形象,得了战功也没有骄傲自满到处闹事,反倒得了皇帝和大臣的赞赏。
朝臣们原本还担心大阿哥这战功赫赫,回来要跟太子打擂台,这朝堂就别想清净了。
谁能想到大阿哥似乎真的长大变沉稳了,还知道收敛,不会跟以前那样冲动行事,反倒清楚要低调做人,也不再跟太子对着干。
太子就更不一样了,皇帝打仗的时候他和三阿哥、四阿哥一起监国,直接把事情都扔给两个弟弟。
他则是陪着皇太后继续念佛抄佛经,朝臣都担心太子这是准备出家了。
太子还真有这个想法,如果他执意要出家,说不准还能离开京城,当个云游四方的和尚,倒是很自在。
毕竟他从出生开始就在这紫禁城里,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陪着皇阿玛三次南巡。
他们却也只在京城周边,天津和山东附近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之后因为废太子的缘故,在府里被圈进到死,这个世界他还没能明明白白看清楚。
江山那么大,太子能看见的只有冰山一小角了。
不管皇阿玛能不能接受,反正太子厌倦了之前每天必须跟储君一样的人生。
足足几十年一样的日子,他是不想过了,决心这辈子摆烂到底。
皇帝回来后得知太子监国却偷懒,确实不大高兴。
但是三阿哥和四阿哥的监国却把事情安排得很好,都没有太子需要收拾烂摊子的机会。
兴许太子相信两个弟弟能办妥,索性就偷懒了。
皇帝从小把太子带大,自然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那些巨大的变化。
太子不再逼着自己上进,变得懒洋洋的,脸上的笑容却比以前要多。
皇帝一时纠结起来,他既想太子过得好,却也想太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皇太后跟太子最近相处亲近了许多,也看出点苗头来了。
她私下跟皇帝谈谈,婉转劝了一下,担心皇帝把太子逼得太紧,太子真出家去就麻烦了。
皇太后素来不掺和政事,也不会插手阿哥们,尤其太子这位储君的事。
这次她都忍不住开口了,显然是十分担心。
皇帝安抚了皇太后,想着让太子放松几年,以后他可能会改变主意。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噶尔丹都死了,战事都结束了,底下年纪小的阿哥一个个渐渐长大,太子依旧还是那个样子。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早就到了年纪开始正式读书,也亏得之前十四阿哥被逼着努力醒着听课。
虽说他刚开始还是会瞌睡,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需要用那么多的薄荷油。
如今正式读书,十四阿哥也能坐得住,他顿时觉得十三阿哥兴许是为了自己好才那么严格要求,甚至用上威胁?
十三阿哥要知道这个弟弟是怎么想的,肯定就要笑了。
第35章
十三阿哥会逼着十四阿哥醒着听课,当然是不想让四阿哥抱着他上课啊!
虽说其他阿哥愿意分担,轮流抱着十四阿哥这个小猪上课。
刚开始还好,时间长了,谁能一直坚持住呢!
别人坚持不住,四阿哥心软,十四阿哥这个小猪不就要回到他这边来了吗?
十三阿哥索性先下手为强,让十四阿哥醒着,既不用麻烦其他人,又绝不会让他给四阿哥负担,简直是一石二鸟了。
十四阿哥要是知道,估计对十三阿哥那点感激不但没了,还得恼羞成怒。
当然这件事只有能听见心声的四阿哥知道,他抿着唇有些感动看着十三阿哥,看着咋咋呼呼的十四阿哥又觉得还是对这个弟弟保密为好。
四阿哥看着两个弟弟一天天长大,个子一点点拔高,顿时感觉十分欣慰。
两个弟弟的性情跟之前没什么变化,十三阿哥还是喜静,十四阿哥则是好动,却也算是坐得住。
德妃起初天天盯着十四阿哥,后来见他没出什么事,甚至上课都认真听了。
她渐渐就没盯得那么紧了,除了每天雷打不动要跟十四阿哥用晚饭这件事。
等十四阿哥到年纪正式读书了,用晚饭的时候德妃就会问他的功课做得如何。
十四阿哥灵机一动,只说自己长大了,晚上的功课多,得在住处认真做,每天来永和宫的事就改一改,变成一个月一次。
德妃能怎么办,只好应许了下来。
于是十四阿哥晚上终于能跟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一起用饭了,虽说两人长大后,住处就分开了。
毕竟他们大了,三人挤在一个床榻可睡不下,也睡得不舒服。
虽说不想分开,两人还是心疼四阿哥觉轻容易惊醒,就没闹他了,乖乖搬到隔壁去住。
只他们每天依旧一起用饭一起上学,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等四阿哥也出宫建府的时候,两个小的十分舍不得。
十三阿哥心里闷闷的:‘跟四哥住在一起太久,都忘记他要出宫建府的事了。’
十四阿哥就更直接了:‘要不我去跟皇阿玛说说,跟着四哥搬出宫外住吧!’
他们巴不得一起住到四阿哥的府邸去,四阿哥听着他们的心声顿时哭笑不得。
他伸手揉着两人的脑袋:“你们在宫里乖乖的,等到了年纪,也能出宫建府来了。”
十三阿哥指着隔壁道:“可惜八哥已经住在四哥隔壁了,不然以后咱们还能住在旁边,走动也方便。”
十四阿哥在旁边附和着点头:“住在八哥旁边也行,就隔着八哥的府邸,走动也不远。只八哥隔壁以后会不会是九哥和十哥住的,那咱们住哪里去?”
十三阿哥看他恨不能把八阿哥的府邸给占了样子不由好笑:“反正应该都在这条街上吧,回头咱们可以住在相邻的地方。”
十四阿哥嘴上嘟囔着才不要跟十三阿哥住在一起,还得被他继续管着,双眼却亮晶晶的,显然有点期待。
这口是心非的样子,四阿哥已经见怪不怪了。
如果可以,他其实也想跟两个弟弟一起生活。
几人一起生活多年,四阿哥确实已经习惯了。
不过他已经成婚,带着两个弟弟也不合适。
福晋是个好脾气的,却也不可能让她也帮着照顾弟弟,那也太累了一点。
四阿哥这些年渐渐习惯了听见兄弟们的心声,却变得比以前更沉默寡言了一些。
不是他想沉默,而是不得不沉默。
因为四阿哥有点分不清兄弟们嘴上说的和心里说的话,要是混淆了,不留神说出对方的心思,那就尴尬了。
所以他只能多听少说,免得透露出这惊人的秘密。
但是面对着十三阿哥的时候,四阿哥总有种想要告诉他的冲动,好在暂时还是忍住了。
几人正说着话,八阿哥就回来了,看见四阿哥一愣,好笑道:“四哥又回来南三所看十三弟和十四弟了?”
四阿哥是搬出去了,还得了去户部的差事,不用再去尚书房。
因为去户部要点卯,事情也多,他不能每天过来看两个弟弟,只偶尔不忙的时候过来。
八阿哥就遇见了几次,这才出声调侃。
四阿哥见他脸色有点不好看,不由问道:“八弟这脸色不大好,是出什么事了?”
八阿哥却摇头道:“没什么事,就是有点累了。”
四阿哥却听见他心里的声音:‘明明我都练字好几年了,字还是写得不大好,皇阿玛今天见了我的字依旧摇头,让我回来多练练。’
‘我每天都练了,字就是不够好那能怎么办啊!’
四阿哥看着八阿哥的表情平淡,心里却开始抓狂的声音,也不由有几分同情。
八阿哥读书不错,又跟皇阿玛一样过目不忘,唯独这字怎么都练不好。